联都网

标题: 2011年度三门峡杯“联星炫起来”二月赛场所有参赛联 [打印本页]

作者: 荷风茂林    时间: 2011-2-21 01:48
标题: 2011年度三门峡杯“联星炫起来”二月赛场所有参赛联
2011年度三门峡杯“联星炫起来”二月赛场【首席评委:李进才】

一、比赛题目:

第一题:对句

出句: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此出句为中央电视台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征出句获奖作品


第二题:成联:题宝轮寺塔
   
二、比赛评审规则:

1、分三轮

第一轮:
2011.2.21-2.23  评委投票,每题推荐不超过30副作品入围,最终每题取30副进入到下一轮

第二轮:
2011.2.24-2.26  评委投票,每题每位推荐10副作品入围,评委对所选取的联采排序方式,即第一名的联给10分,第二名的联给9分,第十名的联给1分。并对推荐的前三名联给予短评。最终每题取15副进入到下一轮

第三轮:
2011.2.27-2.28  首席评委负责,参考场外监督所发表的意见,每题选出10副作品,并对于每题的前两名的联,做出点评

结果:每题各评出10副优秀作品(前2名须点评,由首席评委执笔),用于在《中华楹联报》发表

3月1日,公布比赛结果

3月3日,2011年3月比赛开始

5. 场外监督:二五手雷、无字情书


三、比赛相关事宜


(1)凡联都注册联友,均可参赛;
(2)通过论坛首页右上角的“集体参赛”平台进行参赛,同时根据要求,需将个人详细邮政编码、通讯地址、真实姓名、手机号码附上,以便于奖品的邮寄(无真实信息者,同等票数靠后,因为入选后,会影响到奖品发放的速度);
(3)每题各取前10名,作品将在《中华楹联报》刊登,论坛默认为署网名;如需要署省市名+真实姓名者,参赛时可备注说明;

(4)每题前2名的获得者:
A、将赠送实物奖品一份,届时将以快递形式送到联友手中
B、如还没有取得联都功名,则加为联都贵宾
C、如本人愿意,可由联都推荐加入中国楹联学会。

四、比赛组织:

组委:荷风茂林、潇湘妃子


本期首席评委:李进才

本期评委阵容(11人):

1、三门峡市楹联学会:李进才、碧岫飞云、欣味、晨曦深处、采芹

2、联都:长弓、哈哈公、邢伟川、冷萌、无为而为、羲皇里人(评委人数不足,待补,确定后会在评审前公布)

备注——从1月份开始,设置常务评审团(即1-12月份的比赛,均由上述十一位评委负责评审),评审从每月下旬开始,如评委有事不能参评,请提前打招呼,个别微调会在评审前公布


--------------------------------------------------------------------------------

第一题
出句00: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对句01:龙盘虎踞,暮鼓晨钟午夜休。
对句02:心追暖日,北雁南飞东部城。
对句03:联辉春晚,国粹高扬一面旗。
对句04:春来吉岁,老树新发嫩绿芽。
对句05:春归两岸,举国同期一统图。
对句06:喜迎新岁,盛世高扬正气篇。
对句07:梦回唐代,四海同吟盛世诗。
对句08:梦萦海峡,两岸三通一脉心。
对句09:胸腾龙气,正步徐吟快意诗。
对句10:政通民意,改革浅吟深化诗。
对句11:花开梦笔,硕果丰收锦绣园。
对句12:屏分春色,短信长传博爱诗。
对句13:意接龙势,民富国强党颂歌。
对句14:意溶春景,柳绿桃红杏花开。
对句15:民祁虎势,平政重典轻役徭。
对句16:身凝龙骨,盛世宏开伟业篇。
对句17:身留虎气,大业中开别境天。
对句18:爱盈龙国,尺简长留寸草诗。
对句19:义承虎背,青史墨存赤胆文。
对句20:血缘龙种,两岸三通四季春。
对句21:志扬虎气,阔步高瞻远景图。
对句22:身居异域,热血常吟赤子歌。
对句23:金鸡报晓,旭日东升紫禁城。
对句24:爱擎众手,民族高扬团结旗。
对句25:权行民主,百姓共商强国谋。
对句26:爱融春晚,央视开台合欢歌。
对句27:志开龙目,百姓近观远略图。
对句28:天腾神剑,皓月喜迎龙裔舟。
对句29:曲凝龙魄,巨手高弹伟业歌。
对句30:胸留虎句,民众续吟改革诗。
对句31:粹呼子像,春晚盛邀至美联。
对句32:威存虎步,新岁高登百尺竿。
对句33:慧达龙首,盛世微开鸿乐章。
对句34:惠连民意,百姓低吟高兴歌。
对句35:我挥燕剪,世界喜穿盛世装。
对句36:廉挥猴棒,盛世劲刮正气风。
对句37:爱倾莺嗓,赤县高歌富裕曲。
对句38:春研雨墨,新燕长吟细柳诗。
对句39:春行虎步,原野新梳粉墨妆。
对句40:文镌龙鼎,五典三言二拍书。
对句41:步延虎势,平度高扬低碳旗。 注:平度:山东省青岛平度市
对句42:瑞盈春苑,九域今飘古木香。
对句43:业承虎势,四海齐迎盛世春。
对句44:根连茎脉,两岸长开百合花。
对句45:调持寅势,九域同弹一曲歌。 注:“调持寅势”即雄壮有力地。
对句46:春开画卷,万物同描盛世图。
对句47:意溶龙墨,赤子白描黑水图。 注:横批:华夏腾飞
对句48:笛吹金曲,四海共聆惠政歌。
对句49:福研松墨,百姓齐描希望图。
对句50:韵谐龙域,春晚飞扬和乐歌。
对句51:爱融春色,世界常开幸福花。
对句52:曲凝梅韵,四海同歌幸福词。
对句53:气冲牛斗,民众舒吟好汉歌。
对句54:悯怀天下,佛祖仙凝圣体传。
对句55:天赐龙声,神州高歌低碳曲。
对句56:同行虎步,各族齐吟幸福诗。
对句57:文扬凤彩,古国新题沉醉诗。
对句58:国添虎翼,民众高歌低碳年。
对句59:春登虎榜,时代新书古国风。
对句60:联襄骏业,盛世欢歌富庶年。
对句61:春挥燕剪,生趣新妆陈谢图。
对句62:春挥燕剪,生趣新添沉醉图。
对句63:名留虎榜,古国前瞻远景图。(古四声)
对句64:墨凝虎气,国粹新题古韵联。
对句65:意藏虎气,圣地神交贤德人。 (古四声)
对句66:龙盘虎踞,赤县蓝图绿色篇。
对句67:鞭催虎步,深谷长吟短歌行。
对句68:势追虎步,快马高歌强国篇。 注:内含高快强
对句69:势追虎步,百业俱兴万民心。 注:内含百万俱
对句70:志凌龙榜,学子高吟得胜诗。
对句71:喜添虎将,强国有劳无数人。
对句72:爱融鹅管,万众齐吹洪福歌。
对句73:岁留虎气,史册频书盛世春。
对句74:人歌龙脉,疆域喜开强国图。
对句75:岁承虎势,春色新翻旧日天。
对句76:韵含天意,四海尽飘盛世歌。
对句77:春耕蟾砚,赤子素描碧玉年。
对句78:诗题梅萼,巧手轻书重彩春。
对句79:心承鸿愿,故地重题励志诗。
对句80:春随虎步,乐土喜迎盛世年。
对句81:力擎竹干,平野高扬低碳旗。
对句82:心随马尾,万众欢呼喜乐歌。
对句83:心梳鹤发,盛世长生不老人。
对句84:春惊竹笔,盛世长描锦绣图。
对句85:心牵龙脉,河道江流海水潮。
对句86:心牵龙脉,强国高吟盛世歌。
对句87:心牵龙脉,九州三通六合春。
对句88:心怀虎胆,短笛高吟长乐歌。
对句89:心追虎步,盛世重描新岁图。
对句90:手挥燕剪,盛世欣裁强国图。
对句91:足承虎步,北国东来南海风。
对句92:意融虎步,紫陌青痕白雪诗。
对句93:风吹凤管,盛世高歌锦绣春。
对句94:理挥龙剑,世界多笑少哭声。
对句95:意乘牛气,平世高歌低碳风。
对句96:胸留虎气,天地同书万里春。
对句97:岁承虎势,九域再迎六合春。
对句98:春开虎步,盛世长吟正气歌。 
对句99:众描画境,盛世豪吟壮景诗。
对句100:韵添虎气,大典小扬中国风。
对句101:忠萦虎口,短简长垂高义名。 注:虎口,喻最危险的处境;短简,史册。
对句102:心随虎步,地面人吟天阙歌。 注:以“天地人”对“大中小”。
对句103:心留虎威,地域人吟天阙歌。 注:以“天地人”对“大中小”。
对句104:心闻虎啸,今日明察后世花。 注:以“今明后”对“大中小”。
对句105:万代千秋三圣经。
对句106:足登虎步,盛世全凭特色旗。 注:特色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
对句107:胸怀龙志,环宇长吟正气章。 注:以“环(园)、长、正”对“大、中、小”
对句108:智调颜料,两岸三描一统图。 注:“三描”指实现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相应地,“一描”指实现香港回归,“二描”指实现澳门回归。
对句109:人承虎运,百姓八发万贯财。 注:出句大中小自对,对句八百万自对,八发引用民间俗语,用在此处非巧即拙,巧拙评委自判。
对句110:义裁貂锦,平世高扬低碳旗。 注:貂锦是貂裘﹑锦衣,仗义裁之,做成“低碳生活”之旗。
对句111:龙行虎步,万众欣期廉政潮。 注:龙:百年故事东流水,万里长城中国龙!
对句112:世崇龙舞,外域春迎夏历年。 注:随着中华民族的昌盛,春节已逐渐成为世界的节日。
对句113:意裁云锦,平世高扬低碳旗。 注:意对情,旗对赋,画意诗情。出句称佳构,对句是宏图。裁锦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喻为官治邑。平世:太平之世。例:“平世功名期凤鸟,一时文采应长庚。”“先朝怀族远,平世责人深。”
对句114:志歌鸿业,民众狂欢盛世春。 注:鸿业:"十二五"宏伟蓝图.十三亿中华儿女雄赳赳,气昂昂,载歌载舞地跨进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真是"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第二题成联:题宝轮寺塔

1.
舍利灵光宝塔,听几耳蛙声,证通圆梦;
黄河远上白云,看无边风景,道破禅机。
2.
但历沧桑浑入德
虽经久远亦回音
3.
龙吟宝界
狮吼回音
4.
八百年青史屡新,看宝相庄严,沧桑每自心头越;
七千里黄河如故,任法轮常转,因果皆从身后知。
5.
登十三级浮屠,天外有天,黄河乃自九天落;
观八百年世相,欲中生欲,青眼何堪六欲遮。
6.
经露雨历沧桑, 若金鸡独立,傲视群雄, 笑离去夕阳, 引风声共乐蛙声交响;
步台阶望高远, 如天界豁开,尽收万象, 接飞来浪水, 牵云影同图雁影回旋。
7.
宝轮玄塔,岂非月里蟾蜍魄驻,录制呱呱音响;
金铎密檐,似是云端羌笛风传,激扬阵阵和鸣。
8.
黄河壮景胸中荡
历史回声骨里铭
9.
历八百年风雨,傲骨犹存,孤标秀出
证三门峡沧桑,蟾腔依旧,语句常新
10.
三门古寺 登十三级舍利宝塔 一览黄河浪涌
四面风铎 看八百载密檐佛龛 似闻浩史禅声
11.
一塔矗千秋,法相参天禅拄地;
三生朝八面,虔心颂愿佛回音。
12.
唐时塔便清闲,得佛光上善,常鸣风铎迎游客.
高处我当展望,看黄河奔腾,且举金杯敬宝轮.
13.
扪心四五下,佛海梵音常侧耳;
度己十三层,人间胜景几回头?
14.
拾级“三圣”听蟾语,
卧倚长河悟梵机。
15.
有明月当头,看黄河远上,几时宝塔修成佛?
笑耳听为相,叹眼见实虚,四壁回音悟是空!
16.
眼见是虚,风吹铎动塔犹静
耳听非实,掌击声回色亦空
17.
洞窗翼角,扶风铃铎三灵隐;
方塔拱门,击掌蟾声千古音。
18.
繁华尽褪,想几多重宝殿雄堂,飘摇逝也,叹人间世事无凭,悉随大浪淘沙去;
只影独横,历八百载狂风骤雨,不动巍然,信石塔佛心已悟,乃化蟾声作呗吟。
19.
陕州抒寥廓,踏十三级浮屠,登高望远,极目长河观去势;
宝塔历沧桑,越八百年岁月,击掌称奇,倾听盛世续回音。
20.
宝塔擎天,八百载雄姿不改;
回音入耳,三五声蛙鼓常鸣
21.
宝塔镇河山,佛光普照
虔蟾鸣梵呗,善念同持 [今音]
22.
始建于唐,重建于金,拾级行来,更上层楼天浩渺;
远观而古,近观而绝,回音探去,每临斯境塔苍茫。
23.
铎振音回三圣塔;
风来轮转大佛光。(新声)
24.
慨慧海千年,佛法无边,塔影禅心犹历历;
回蛙音四壁,声威不减,游宾过客自依依。
25.
寺塔千秋,舍利千秋,碑铭入目皈三圣;
风铃四面,蛙声四面,文物传神誉九州。
26.
八百载轮回岁月,寺已无痕,塔有形,听风铎咏黄河远上
十三层错落楼台,龛还供佛,蛙传韵,看陕州迎紫气东来(古四声)
27.
悦目塔铭,悦耳风铃,眺望长河写意
传情蛙鼓,传神佛境,登临胜迹开怀(古四声)
28.
阅塔铭,三圣永恒,当思舍利结晶体
闻蛙鼓,六根清净,需做人间开悟人
29.
倚黄河畔,穿越沧桑历史,听逝水滔滔,落日斜阳,塔中佛骨传天外;
入白云边,伴随坎坷春秋,望飞烟漠漠,晚风归雁,翼角铃铛响世间。
30.
八百年风雨沧桑,宝塔犹存,凭栏远眺,最壮观黄河美景;
十三级阶砖厚重,蛤蟆妙叫,侧耳而听,真惊叹天籁回音。
31.
顶天立地十三级,远眺黄河壮景,近听蛤蟆妙韵
震古烁今八百年,飞歌祖国春天,倒书天上文章
32.
吾自草原来,好领略朴语轮回,黄河远上
僧从唐代去,却留得铭言见证,宝塔长存
注:朴语:人之初质朴的“哇哇”初音,无任何雕饰之音
33.
蟾鸣河远上
僧去塔孤存
34.
十三阶塔影,眺白云卷舒,黄河远上;
八百载呱声,道金蟾正果?祥气东来.
35.
塔锁重云,叹叹叹,放眼黄河远上!
蟾施慧雨,呱呱呱,抬头瑞气东来?
36.
蛤蟆呱呱,妙说不二法;
风铎杳杳,证果遍三门。
37.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落响呱呱叫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光临顶顶癫
注:1、如何断句。×××,×××,××××,×××为一种形式,这里分为四个小节。
出句第一节“呱”为击掌音,第二节“呱”为回音。对句第一节“顶”为塔顶或层层塔顶,第二节的“顶”为头顶。上下联的最后7个字的两个节应固定下来,前面6个字可自由组合。2、对句“光临”的“临”通“灵”,因此,“癫”也就没有问题。“癫”也可著为“尖”,这样可以拥有更广泛的人群,比如小朋友们。3、可能还有其他的解释,比如“顶”字有加油的意思等,随你怎么想,我就不管了。
38.
八百载沧桑,仿若蟾声出佛地
十三级庄重,悠将塔影倚黄河
39.
八百载沧桑,仿若蟾声出佛地
十三级庄重,悠将塔影倚黄河
40.
万千余四方禅声,宝轮施法,随日月常在;
八百载三圣舍利,佛语化音,与黄河共鸣。
41.
登高望远,函谷黄河收眼底
会意解禅,法轮宝树注心头
42.
渡三千界众生,积德积功,犹自期劫海修真,挚心种善
历八百年风雨,证因证果,终不改铎声救苦,侧耳听潮
43.
大河泱泱,千年一瞬,留陕州风物,宝轮名寺,惟斯塔镇
人世历历,卅载重兴,共华夏鼎新,虢国金车,犹吾乡膺
44.
览胜九州,喜上楼台,塔暖山光开水色;
临河千载,善藏舍利,风调铎响和涛声。
45.
金砖千载沐风雨
宝塔一生临大河
46.
八百载风霜执笔,青石铺笺,书成一塔沧桑史;
六十年德政为基,民生作柱,顶起三门锦绣天。
47.
遥听八百载,蛙声未远,铎韵尚长,来者皆拍手;
近赏十三层,云卷崤山,河湍函谷,无人不举足。(新声)
48.
十三层塔影转朝夕;
八百载蛙声鸣古今。
49.
宝塔穿空名胜地
黄河远上白云间
50.
上塔解铃鸣,风漫催,入耳皆成梵响;
鼓声听佛应,谁能懂?点头不是凡人。
注:鼓,为动词,意击掌、击石动作。塔之回音,若如佛应。
51.
金蛙鸣万里,
宝塔镇(或震)千年
52.
金蛙雄鸣万里,
宝塔威振(或震)千年
53.
金河岸金蛙雄鸣万里,
宝轮寺宝塔威振(或震)千年
54.
黄河岸金蛙雄鸣万里,
陕州城宝塔威振(或震)千年
55.
寺毁何时,千秋梵韵随禅去;
塔留此处,四面回声引客来。
56.
十三层朗朗蛙吟,自古神州多巨匠
八百载悠悠鹤立,如今建筑要深思
57.
客闻三圣名来,静依古塔听蟾语,念沧海迁移,常思空色。
君揽千年世外,虔向禅门品铎声,望黄河远去,顿悟幻缘。
58.
宝塔如戈似剑,指向青天,八百年亲历风云变幻
奇观从古至今,汇成紫气,几十米频传世象福音(今音)
59.
宝刹四通,应廿四番花信,回音四面呱呱叫;
法轮三转,登十三级浮图,舍利三门步步高。
60.
万相皆空,剩觉清音萦耳,问尔焉知因果?
众生向善,自留禅地儆人,劝君莫要痴狂。
61.
禅音轮回 数百载今犹在耳
佛骨宝圣 十三叠信已存天
62.
唐风跌宕宝轮寺
宋月徘徊三圣塔
63.
古寺通幽,登塔欲穷千里目
宝轮常转,参禅更上一层楼
64.
法雨慈航,宝轮凭此转
晨钟暮鼓,觉路豁然开
65.
拟华岳高擎,自在风中舒道眼;
携黄河远上,独于云外听禅心。
注:禅,谐音蟾。哈哈!
66.
九重霄巨浪曾来,看大水走泥,崖壁成滩,谁瞰众生忧社稷
八百载星霜俱在,问梵音若许,慈航谁渡,惟留风月洗尘心
67.
塔影涤开尘,肃穆高风,舍利尊前云合抱
铎铃穿透梦,连绵妙谛,蛤蟆声里客回头
68.
宝塔初登,极目黄河远
轮台永转,回头彼岸生。
69.
宝地初登,极目黄河远,
轮台再转,清心法旨宏。
70.
咋来顿远尘嚣,且扫塔登楼,何须论唐时烟月,宋时花雨。
到此绝无俗虑,自神清气静,再休说眼底利名,袖底乾坤。
71.
远古巧工,闲闻风铎清音脆;
登高举目,远眺黄河壮景妍。



作者: 贫下中农    时间: 2011-2-21 02:39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7:28 编辑 <br /><br />评委们好辛苦
俺们志在学习,重在参与
老农学习各位好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d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d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福星高照    时间: 2011-2-21 06:48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7:28 编辑 <br /><br />满目珠玑,期待精彩点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β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β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醉卧红尘    时间: 2011-2-21 08:09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7:28 编辑 <br /><br />期待精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Φ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Φ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08:15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7:28 编辑 <br /><br />以后门只能偶露面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08:18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7:28 编辑 <br /><br />出句出彩的地方就是“大中小”
如果不对应这三者有关联之处,就对不起出句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ㄔ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ㄔ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08:21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7:28 编辑 <br /><br />第二题成联:题宝轮寺塔
是题宝轮寺塔,要把宝轮寺塔题出来,别多题其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08:24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7:29 编辑 <br /><br />要把宝轮寺塔的特点内涵题出来再感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囘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囘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08:29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7:29 编辑 <br /><br />蘸毫,写赋。
结构逻辑要能对上,别尽整些辞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ㄇ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ㄇ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08:43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7:29 编辑 <br /><br />蘸兔毫,写赋。【小鸟飞飞】
盘虎踞,钟休。
追暖日,飞城。
辉春晚,扬旗。
来吉岁,发芽。
归两岸,期图。
迎新岁,扬篇。
回唐代,吟诗。
萦海峡,通心。
腾龙气,吟诗。
通民意,吟诗。
开梦笔,收园。
分春色,传诗。
接龙势,强歌。
溶春景,红开。
祁虎势,典徭。
凝龙骨,开篇。
留虎气,开天。
盈龙国,留诗。
承虎背,存文。
缘龙种,通春。
扬虎气,瞻图。
居异域,吟歌。
鸡报晓,升城。
擎众手,扬旗。
行民主,商谋。
融春晚,台歌。
开龙目,观图。
腾神剑,迎舟。
凝龙魄,弹歌。
留虎句,吟诗。
呼子像,邀联。
存虎步,登竿。
达龙首,开章。
连民意,吟歌。
挥燕剪,穿装。
挥猴棒,刮风。
倾莺嗓,歌曲。
研雨墨,吟诗。
行虎步,梳妆。
镌龙鼎,言书。
延虎势,扬旗。
盈春苑,飘香。
承虎势,迎春。
连茎脉,开花。
持寅势,弹歌。
开画卷,描图。
溶龙墨,描图。
吹金曲,聆歌。
研松墨,描图。
谐龙域,扬歌。
融春色,开花。
凝梅韵,歌词。
冲牛斗,吟歌。
怀天下,凝传。
赐龙声,歌曲。
行虎步,吟诗。
扬凤彩,题诗。
添虎翼,歌年。
登虎榜,书风。
襄骏业,歌年。
挥燕剪,妆图。
挥燕剪,添图。
留虎榜,瞻图。
凝虎气,题联。
藏虎气,交人。
盘虎踞,图篇。
催虎步,吟行。
追虎步,歌篇。
追虎步,兴心。
凌龙榜,吟诗。
添虎将,劳人。
融鹅管,吹歌。
留虎气,书春。
歌龙脉,开图。
承虎势,翻天。
含天意,飘歌。
耕蟾砚,描年。
题梅萼,书春。
承鸿愿,题诗。
随虎步,迎年。
擎竹干,扬旗。
随马尾,呼歌。
梳鹤发,生人。
惊竹笔,描图。
牵龙脉,流潮。
牵龙脉,吟歌。
牵龙脉,通春。
怀虎胆,吟歌。
追虎步,描图。
挥燕剪,裁图。
承虎步,来风。
融虎步,痕诗。
吹凤管,歌春。
挥龙剑,笑声。
乘牛气,歌风。
留虎气,书春。
承虎势,迎春。
开虎步,吟歌。 
描画境,吟诗。
添虎气,扬风。
萦虎口,垂名。
随虎步,吟歌。
留虎威,吟歌。
闻虎啸,察花。
登虎步,凭旗。
怀龙志,吟章。
调颜料,描图。
承虎运,发财。
裁貂锦,扬旗。
行虎步,期潮。
崇龙舞,迎年。
裁云锦,扬旗。
歌鸿业,欢春。
先过了这关,再较量“大中小”。一门之言,仅供参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よ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よ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08:52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7:29 编辑 <br /><br />求对
出句:蘸兔毫,写赋。【门缩】
门倒看看你怎么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厸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厸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08:56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7:29 编辑 <br /><br />承虎运,发财。
这好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三八大盖    时间: 2011-2-21 09:05
由于出句很巧,以至绝大多数对句不搭调,伤痕累累!
1、基调是春联
2、韵味有拟人
3、择词重机巧
4、前后须照应

手雷点射,大盖掩护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09:11
蘸兔毫,写赋。【小鸟飞飞】

留虎气,开天。
盈春苑,飘香。
研松墨,描图。
融鹅管,吹歌。
题梅萼,书春。
承鸿愿,题诗。
挥燕剪,裁图。
怀龙志,吟章。
裁貂锦,扬旗。
裁云锦,扬旗。


虎龙鹅鸿燕貂春松梅云,十物象各来一个.



承虎运,发财。
特意整两个虎,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作者: 无字情书    时间: 2011-2-21 09:12
出句:蘸兔毫,写赋。【门缩】
对句:挥龙势,涂鸦  【情书】:lol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1-2-21 09:18
求对

出句:蘸兔毫,写赋。【门缩】

门倒看看你怎么对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1-2-21 08:52

确实此结构通不过的,对句就全乱了!{:5_132:}
这么一缩,再看诸对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哪个更好了~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1-2-21 09:21
01:48发贴,斑斑辛苦~~
学习ING~~~
作者: 无字情书    时间: 2011-2-21 09:21
本帖最后由 无字情书 于 2011-2-21 09:25 编辑
出句出彩的地方就是“大中小”
如果不对应这三者有关联之处,就对不起出句了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1-2-21 08:18


出句: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出句的“歹毒”之处,除了门说的“大中小”,还有“兔毫、写、赋”。兔子年用兔毛笔写字,而且写的内容是歌颂和谐社会滴。
这些也很折磨。:lol
作者: 灌水无罪    时间: 2011-2-21 09:26
求对

出句:蘸兔毫,写赋。【门缩】

门倒看看你怎么对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1-2-21 08:52


俺对:裁云锦,题诗
作者: 灌水无罪    时间: 2011-2-21 09:31
手雷兄把动作的主语给缩了去了。
第一题,去掉全部附加成分,主结构应该是:

蘸兔毫,中华写赋。

按主谓宾的顺序排如下:

中华蘸兔毫写赋。

按理说,对句的主结构也应该满足此一点方可。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09:34
裁云锦,题诗

也不错!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1-2-21 09:35
求对

出句:蘸兔毫,写赋。【门缩】

门倒看看你怎么对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1-2-21 08:52

偶觉得缩成:
兔毫,写赋
更精炼。
或者:
兔毫蘸情,写赋
把倒装也点明了。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1-2-21 09:37
手雷兄把动作的主语给缩了去了。
第一题,去掉全部附加成分,主结构应该是:

蘸兔毫,中华写赋。

按主谓宾的顺序排如下:

中华蘸兔毫写赋。

按理说,对句的主结构也应该满足此一点方可。
灌水无罪 发表于 2011-2-21 09:31

商榷下哈:
偶觉得兔毫是蘸的主语,不是宾语。“情”才是蘸的宾语。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09:40
裁云锦,题诗

比这两句的紧密度稍微落些后

承鸿愿,题诗
裁云锦,扬旗

愿与诗,锦与旗,紧密度较锦与诗强
作者: 灌水无罪    时间: 2011-2-21 09:41
商榷下哈:
偶觉得兔毫是蘸的主语,不是宾语。“情”才是蘸的宾语。
风过梅园 发表于 2011-2-21 09:37


你说的是分句里的结构,全句看来,执行“写赋”这个动作的应该是“中华”吧。
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举个结构比较容易看明白的句子:

张三拿毛笔蘸墨水题诗

看这个句子,就很容易明白了。

本期出句,因把“中华”拟人化处理了,所以容易混淆视听。
作者: 灌水无罪    时间: 2011-2-21 09:43
这个月的成联整体质量还是好于对句
作者: 无字情书    时间: 2011-2-21 09:44
手雷兄把动作的主语给缩了去了。
第一题,去掉全部附加成分,主结构应该是:

蘸兔毫,中华写赋。

按主谓宾的顺序排如下:

中华蘸兔毫写赋。

按理说,对句的主结构也应该满足此一点方可。
灌水无罪 发表于 2011-2-21 09:31


貌似是兔毫蘸情写字,主语应该是握兔毫写字的人。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09:47
上面都言之有理!
交给评委处理去吧
作者: 灌水无罪    时间: 2011-2-21 09:48
商榷下哈:
偶觉得兔毫是蘸的主语,不是宾语。“情”才是蘸的宾语。
风过梅园 发表于 2011-2-21 09:37

从分句看,我还是认为“兔毫”“蘸”"情".兔毫做分句的主语合理些。这里的问题也在于出句使用了比喻和倒装的手法,用“情”代替墨水造成的。如果直接说“墨蘸兔毫”,就容易理解了。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1-2-21 09:54
你说的是分句里的结构,全句看来,执行“写赋”这个动作的应该是“中华”吧。
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举个结构比较容易看明白的句子:

张三拿毛笔蘸墨水题诗

看这个句子,就很容易明白了。

本期出句,因把 ...
灌水无罪 发表于 2011-2-21 09:41

偶觉得有异。
再想下,兔毫是写的工具,可以握,可以执,可以蘸吗?墨水才可以蘸,拟人化时情也可以蘸。
出句解为:
中华执兔毫蘸情,大写小康赋。是不是更合理?
作者: 灌水无罪    时间: 2011-2-21 09:57
裁云锦,题诗

比这两句的紧密度稍微落些后

承鸿愿,题诗
裁云锦,扬旗

愿与诗,锦与旗,紧密度较锦与诗强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1-2-21 09:40


报告手雷兄,偶有异议。
不过,不讨论这个了,词与词之间关联的的问题交给评委吧,毕竟这不是中学语法课,而且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并不是影响对句质量的关键所在。看一个对句好坏,最主要还是要看对句的意境以及和出句的关联。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1-2-21 09:58
本以为中华作为大写的状语,“在中华”大地上写。再细品,中华作全句主语,更顺。
这样就与“张三拿毛笔蘸墨水题诗”一致了。但蘸的是情,不是兔毫,这点应该是对的。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10:01
对句03:联辉春晚,国粹高扬一面旗。
对句12:屏分春色,短信长传博爱诗。
对句14:意溶春景,柳绿桃红杏花开。
对句26:爱融春晚,央视开台合欢歌。
对句42:瑞盈春苑,九域今飘古木香。
对句51:爱融春色,世界常开幸福花。

对句49:福研松墨,百姓齐描希望图。
对句52:曲凝梅韵,四海同歌幸福词。
对句78:诗题梅萼,巧手轻书重彩春。
对句81:力擎竹干,平野高扬低碳旗。
对句84:春惊竹笔,盛世长描锦绣图。
对句113:意裁云锦,平世高扬低碳旗。

这是不对动物的句,也不是非得对个动物,春不少,门只选了一个春,毕竟动物“兔”也是出句的精心安排。
作者: 灌水无罪    时间: 2011-2-21 10:01
偶觉得有异。
再想下,兔毫是写的工具,可以握,可以执,可以蘸吗?墨水才可以蘸,拟人化时情也可以蘸。
出句解为:
中华执兔毫蘸情,大写小康赋。是不是更合理?
风过梅园 发表于 2011-2-21 09:54

中华执兔毫蘸情,大写小康赋。

——哈哈,正经的顺序是如此。不过,诗词对联的语言可不能这么来,必须调动修辞结构手法,以增强诗性文采。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1-2-21 10:05
子像呼粹,邀联
虎步存威,登竿

请手雷老师看下,这样的结构能说过去吧?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10:15
子像呼粹,邀联
虎步存威,登竿

请手雷老师看下,这样的结构能说过去吧?
风过梅园 发表于 2011-2-21 10:05


能。虎步存威,登竿

因为虎太多了,还有个发财的虎,所以把这只虎忽略了:lol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10:20
出句00: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对句01:龙盘虎踞,暮鼓晨钟午夜休。
对句15:民祁虎势,平政重典轻役徭。
对句17:身留虎气,大业中开别境天。
对句19:义承虎背,青史墨存赤胆文。
对句21:志扬虎气,阔步高瞻远景图。
对句30:胸留虎句,民众续吟改革诗。
对句32:威存虎步,新岁高登百尺竿。
对句39:春行虎步,原野新梳粉墨妆。
对句41:步延虎势,平度高扬低碳旗。
对句43:业承虎势,四海齐迎盛世春。
对句56:同行虎步,各族齐吟幸福诗。
对句58:国添虎翼,民众高歌低碳年。
对句59:春登虎榜,时代新书古国风。
对句63:名留虎榜,古国前瞻远景图。
对句64:墨凝虎气,国粹新题古韵联。
对句65:意藏虎气,圣地神交贤德人。
对句66:龙盘虎踞,赤县蓝图绿色篇。
对句67:鞭催虎步,深谷长吟短歌行。
对句68:势追虎步,快马高歌强国篇。
对句69:势追虎步,百业俱兴万民心。
对句71:喜添虎将,强国有劳无数人。
对句73:岁留虎气,史册频书盛世春。
对句75:岁承虎势,春色新翻旧日天。
对句80:春随虎步,乐土喜迎盛世年。
对句88:心怀虎胆,短笛高吟长乐歌。
对句89:心追虎步,盛世重描新岁图。
对句91:足承虎步,北国东来南海风。
对句92:意融虎步,紫陌青痕白雪诗。
对句96:胸留虎气,天地同书万里春。
对句97:岁承虎势,九域再迎六合春。
对句98:春开虎步,盛世长吟正气歌。 
对句100:韵添虎气,大典小扬中国风。
对句101:忠萦虎口,短简长垂高义名。
对句102:心随虎步,地面人吟天阙歌。
对句103:心留虎威,地域人吟天阙歌。
对句104:心闻虎啸,今日明察后世花。
对句106:足登虎步,盛世全凭特色旗。
对句109:人承虎运,百姓八发万贯财。
对句111:龙行虎步,万众欣期廉政潮。


39只虎啊!!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10:24
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
威存虎步,新岁高登百尺竿。

能过第一关。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1 10:31
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
身留虎气,大业中开别境天。

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
鞭催虎步,深谷长吟短歌行。

上面这两只也能过,下面这两只门倒是也想着让过,不过,一个要翻天,一个是小扬:lol

岁承虎势,春色新翻旧日天。
韵添虎气,大典小扬中国风。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1-2-21 10:45
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
威存虎步,新岁高登百尺竿。

能过第一关。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1-2-21 10:24

:victory:
作者: 福星高照    时间: 2011-2-21 23:39
侧耳聆听精彩点评!
作者: 月鸣泉    时间: 2011-2-22 01:02
手雷先生出场就是比较有激情!期待精彩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2 09:05
对句03:联辉春晚,国粹高扬一面旗。
对句12:屏分春色,短信长传博爱诗。
对句14:意溶春景,柳绿桃红杏花开。
对句26:爱融春晚,央视开台合欢歌。
对句42:瑞盈春苑,九域今飘古木香。
对句51:爱融春色,世 ...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1-2-21 10:01


民间和官方评得往往不一样,所以,没选上也不要气馁,二五选上的不一定是评委选上的,既然出句是技巧型的,为了技巧的尊严,二五拼了也要说一说,对“大中小”能合的,只有这“高低平”。

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力擎竹干,平野高扬低碳旗。

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意裁云锦,平世高扬低碳旗。

其中,平野之平意未变,占优。平世之平意变,但“平世”占优。
老调陈词听惯了“盛世”,对“平世”一词还是陌生的,占劣势。解释中说是“太平之世”。

两者“竹干”“云锦”,都没有强对动物,二五赞!尤其是含义深刻啊,前面漏看了“竹干”句,不好意思啊,,
竹干,实际上也笔杆子,笔杆子扬起的一面旗子。用一个“力”托衬,好联啊!
云锦,也与旗有关联,意思上意义上也合,云锦比竹干有诗意,意裁二字弱于力擎。

低碳是与时俱进的概念,与小康浑然天成。
当然,这是以技巧的名义发的言。
选上与没选上,取决于“人气+才气+运气”(忘了谁说的的了)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2 09:10
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义裁貂锦,平世高扬低碳旗。

还有一个高低平,这个属于硬凑动物,“貂锦”没现实意义,不足取。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2 09:10
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义裁貂锦,平世高扬低碳旗。

还有一个高低平,这个属于硬凑动物,“貂锦”没现实意义,不足取。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2 09:13
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力擎竹干,平野高扬低碳旗。

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人承虎运,百姓八发万贯财

二五压宝,压上这两门自拉!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2 09:18
理由是:
一:破大中小,唯高低平。
二:故意不破,因为是财。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2 09:27
成联。有喜欢山的,有喜欢水的,二五就不评了。
写塔,不要写成自己就行。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2 09:35
出句00: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对句41:步延虎势,平度高扬低碳旗。 注:平度:山东省青岛平度市
对句95:意乘牛气,平世高歌低碳风。

还有两个高低平的,似乎有一点点高低不平哈,平度,中华是个大概念,平度不敌其势。意乘牛气,还牛啊?也是凑,虎都过完了。
作者: 小楼望雪    时间: 2011-2-22 12:02
欣赏佳作,受益良多。二五手雷老师的点评更是精彩绝伦,铿锵有力!
弱弱问一句:"兔"只能做"卯兔",下句若对动物是不是就只能当"年"?
期待指点!
作者: 岭南一棵树    时间: 2011-2-22 12:14
出句的机关在于“大中小”,难度较大,要对工整实属不易,建议放宽,不必一定要对
得上“大中小”。初步看了一下联友的对句,没有几句对得上“大中小”的,所以建议
放宽。
作者: 福星高照    时间: 2011-2-22 12:56
出句的机关在于“大中小”,难度较大,要对工整实属不易,建议放宽,不必一定要对
得上“大中小”。初步看了一下联友的对句,没有几句对得上“大中小”的,所以建议
放宽。
岭南一棵树 发表于 2011-2-22 12:14

同感!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2 13:04
出句: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如果没有大中小的技术含量,此句就不怎么出彩了。那么,更合理的铺陈应该是这样:情蘸兔毫,新华再写小康赋

因为小康,是指新中国到二十世纪末要实现的奋斗目标。而现在已经到了21世纪的第一个兔年了。可是这样,好象是说二十世纪末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没有实现似的,整个句就嘛也不占了。
作者: 一醉百年    时间: 2011-2-22 13:38
岁承虎势,春色新翻旧日天。
韵添虎气,大典小扬中国风。

上面这两只也能过,下面这两只门倒是也想着让过,不过,一个要翻天,一个是小扬:lol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1-2-21 10:31

一下子就被看到弱点了,哈哈“小扬”自己也觉得好怪:lol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2 14:19
本帖最后由 二五手雷 于 2011-2-22 14:21 编辑

关于成联

长联有长联的长处,短联有短联的短处。
长联可以天马行空,包罗万象。
短联无奈三言两语,半爪一鳞。
长联看着洋洋洒洒,不简单似的。
短联读着出出溜溜,不注意没了。
长联要揪毛病就揪俩字:罗嗦
短联要说不好所说一词:啥?


作者: 灌水无罪    时间: 2011-2-22 14:36
关于成联

长联有长联的长处,短联有短联的短处。
长联可以天马行空,包罗万象。
短联无奈三言两语,半爪一鳞。
长联看着洋洋洒洒,不简单似的。
短联读着出出溜溜,不注意没了。
长联要揪毛病就揪俩字:罗嗦 ...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1-2-22 14:19


手雷兄各打五十大板啊!这倒不错,谁都不得罪。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1-2-22 14:42
关于成联

长联有长联的长处,短联有短联的短处。
长联可以天马行空,包罗万象。
短联无奈三言两语,半爪一鳞。
长联看着洋洋洒洒,不简单似的。
短联读着出出溜溜,不注意没了。
长联要揪毛病就揪俩字:罗嗦 ...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1-2-22 14:19

{:5_110:}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2 14:43
门实际想要说的是:给长短联各一席之地吧,长的和长的拼刺,短的和短的动刀。
作者: 坏人    时间: 2011-2-22 16:05
门实际想要说的是:给长短联各一席之地吧,长的和长的拼刺,短的和短的动刀。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1-2-22 14:43

是个好主意!
俺正好不会写长联~~~
作者: 慌慌捣    时间: 2011-2-22 16:53
看到大家说到紧要关头,忍不住说几句:
出句大中小在联中是自对,对上了就行,并非高低平才算破了机关,其实这也不算机关。

长联和短联的问题仍然是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不仅是对联的标准,而是一切文学作品的标准,就是你到底想说什么?主题大则可多说,主题小多说是废话,以2011年殿试为例:
例一
两千年感召图腾,经佛脉延绵,画壁已臻无上境;
一万里聆听激越,任鸣沙跌荡,天风不息古驼铃。

例二
曾经万苦筑千佛,也入轮回,壁间花未泯天真,守望风沙开倦眼;
空富千秋藏万卷,难逃离散,漠上月深知痛楚,绵延丝路问归程。

例一明显短了,但是它每字是金,紧扣主题,所以不需要很长;例二说了不少,就是不知他想说什么,句内没有关联,多说无益。对联很难的是,句子简单,意蕴深长。这才是我们忽略了的。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2 17:21
出句00: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大中小,如果不是技巧,那就是凑巧,或者叫碰巧,或者叫赶巧,总之,与巧是脱不开干系拉.那么,这个"巧"巧在哪里呢?
门认为,就是很强的对比之巧,而且,不光有很强的对比,还整了个缓冲姥姥.整句读下来,给人的感觉,别的没记住,就记住了仨字大中小.
所以,不整个势均力敌的,还真对不起这大中小了.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必须还要看是不是硬凑巧,巧就巧在这高不离大,大不离高,高大高大,这联啊想不高大都不行了,,:lol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2 17:34
关于成联。
长联呢,难写,短联呢,也难写。
长联呢,容易气脉不通。短联呢,容易精神不聚。
若真能把住了这“精气神”之脉,何妨那长联还是短联。
所以啊,难的自是难,容易的自是容易。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2 17:36
写个气脉不通的长联,容易。写个精神不聚的短联,容易。
反之亦然。
作者: 西门大官人    时间: 2011-2-22 17:39
本帖最后由 西门大官人 于 2011-2-22 17:42 编辑

13.
扪心四五下,佛海梵音常侧耳;
度己十三层,人间胜景几回头?

我喜此联清爽,蕴藉有味而能契合佛语的庄严警醒;下结似亦含兴衰意。
那个问号觉得多余,联语已然到位,何须添那蛇足;韵脚亦是小疵,不过此联用在佛塔蛮合适,却似乎不一定切这个塔
哈哈,顶一下:loveliness:
作者: 岭南一棵树    时间: 2011-2-22 18:20
关于成联

长联有长联的长处,短联有短联的短处。
长联可以天马行空,包罗万象。
短联无奈三言两语,半爪一鳞。
长联看着洋洋洒洒,不简单似的。
短联读着出出溜溜,不注意没了。
长联要揪毛病就揪俩字:罗嗦 ...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1-2-22 14:19

以前常玩短联,我今年就准备学玩一下长联。呵呵~
作者: 岭南一棵树    时间: 2011-2-22 18:21
门实际想要说的是:给长短联各一席之地吧,长的和长的拼刺,短的和短的动刀。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1-2-22 14:43

眼肿附议!长枪短炮各有千秋。
作者: 西楼雪    时间: 2011-2-22 21:49
两位场位监督(二无手雷、无字情书)的缩句,并不能代表小鸟飞飞出句的意思,也不能代表评委们对出句结构的审度吧。
某以为,出句最根本的两个字是“情”与“赋”,情为出句之首,实为出句之魂,赋为出句之末,实为出句之本。丢了这个情与赋而谈其他,似乎不妥。呵呵

与二五手雷兄之意见一样,一门之见也。
作者: 西楼雪    时间: 2011-2-22 21:54
如谈句子结构,情蘸兔毫,情为主语,句子是被动式,情被兔毫蘸满;下句的结构是主谓句,中华写赋,而非兔毫写赋。前后两分句的关联,是全方位的,而不仅是一两个字的关联。

是为探讨。
作者: 月鸣泉    时间: 2011-2-23 02:35
哈哈~手雷妙论,长枪短炮各有妙用
借用一个:
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
联同枪论,长对短题尺纸张
作者: 坏人    时间: 2011-2-23 08:44
13.
扪心四五下,佛海梵音常侧耳;
度己十三层,人间胜景几回头?

我喜此联清爽,蕴藉有味而能契合佛语的庄严警醒;下结似亦含兴衰意。
那个问号觉得多余,联语已然到位,何须添那蛇足;韵脚亦是小疵,不过此联 ...
西门大官人 发表于 2011-2-22 17:39

四五下,应化于在塔四面加中间鼓掌时似蛙鸣回声。十三,塔的资料中已写出。
作者: 坏人    时间: 2011-2-23 08:45
确实好联多多!
成联,整体优秀于对联。
作者: 福星高照    时间: 2011-2-23 13:19
期待精彩!
作者: 荷风茂林    时间: 2011-2-24 01:45
第一轮投票结果

第一题

出句00: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8票 (1)
对句78:诗题梅萼,巧手轻书重彩春。

7票 (2)
对句16:身凝龙骨,盛世宏开伟业篇。
对句80:春随虎步,乐土喜迎盛世年。

6票 (6)
对句04:春来吉岁,老树新发嫩绿芽。
对句05:春归两岸,举国同期一统图。
对句06:喜迎新岁,盛世高扬正气篇。
对句08:梦萦海峡,两岸三通一脉心。
对句21:志扬虎气,阔步高瞻远景图。
对句60:联襄骏业,盛世欢歌富庶年。

5票 (8)
对句02:心追暖日,北雁南飞东部城。
对句12:屏分春色,短信长传博爱诗。
对句38:春研雨墨,新燕长吟细柳诗。
对句68:势追虎步,快马高歌强国篇。  
对句91:足承虎步,北国东来南海风。
对句93:风吹凤管,盛世高歌锦绣春。
对句98:春开虎步,盛世长吟正气歌。 
对句99:众描画境,盛世豪吟壮景诗。


4票 (12)
对句09:胸腾龙气,正步徐吟快意诗。
对句11:花开梦笔,硕果丰收锦绣园。
对句20:血缘龙种,两岸三通四季春。
对句22:身居异域,热血常吟赤子歌。
对句36:廉挥猴棒,盛世劲刮正气风。
对句43:业承虎势,四海齐迎盛世春。
对句47:意溶龙墨,赤子白描黑水图。
对句63:名留虎榜,古国前瞻远景图。
对句65:意藏虎气,圣地神交贤德人。
对句86:心牵龙脉,强国高吟盛世歌。
对句89:心追虎步,盛世重描新岁图。
对句90:手挥燕剪,盛世欣裁强国图。

3票 (12)
对句29:曲凝龙魄,巨手高弹伟业歌。
对句44:根连茎脉,两岸长开百合花。
对句46:春开画卷,万物同描盛世图。
对句59:春登虎榜,时代新书古国风。
对句77:春耕蟾砚,赤子素描碧玉年。
对句84:春惊竹笔,盛世长描锦绣图。
对句88:心怀虎胆,短笛高吟长乐歌。
对句92:意融虎步,紫陌青痕白雪诗。
对句97:岁承虎势,九域再迎六合春。
对句106:足登虎步,盛世全凭特色旗。
对句108:智调颜料,两岸三描一统图。
对句113:意裁云锦,平世高扬低碳旗。

2票 (25)
对句03:联辉春晚,国粹高扬一面旗。
对句10:政通民意,改革浅吟深化诗。
对句17:身留虎气,大业中开别境天。
对句18:爱盈龙国,尺简长留寸草诗。
对句19:义承虎背,青史墨存赤胆文。
对句32:威存虎步,新岁高登百尺竿。
对句33:慧达龙首,盛世微开鸿乐章。
对句39:春行虎步,原野新梳粉墨妆。
对句45:调持寅势,九域同弹一曲歌。
对句49:福研松墨,百姓齐描希望图。
对句50:韵谐龙域,春晚飞扬和乐歌。
对句57:文扬凤彩,古国新题沉醉诗。
对句66:龙盘虎踞,赤县蓝图绿色篇。
对句69:势追虎步,百业俱兴万民心。
对句72:爱融鹅管,万众齐吹洪福歌。
对句73:岁留虎气,史册频书盛世春。
对句74:人歌龙脉,疆域喜开强国图。  
对句76:韵含天意,四海尽飘盛世歌。
对句81:力擎竹干,平野高扬低碳旗。
对句83:心梳鹤发,盛世长生不老人。
对句87:心牵龙脉,九州三通六合春。
对句95:意乘牛气,平世高歌低碳风。
对句107:胸怀龙志,环宇长吟正气章。  
对句111:龙行虎步,万众欣期廉政潮。  
对句112:世崇龙舞,外域春迎夏历年。

1票 (19)
对句13:意接龙势,民富国强党颂歌。
对句14:意溶春景,柳绿桃红杏花开。
对句26:爱融春晚,央视开台合欢歌。
对句27:志开龙目,百姓近观远略图。
对句41:步延虎势,平度高扬低碳旗。
对句42:瑞盈春苑,九域今飘古木香。
对句48:笛吹金曲,四海共聆惠政歌。
对句51:爱融春色,世界常开幸福花。
对句53:气冲牛斗,民众舒吟好汉歌。
对句56:同行虎步,各族齐吟幸福诗。
对句61:春挥燕剪,生趣新妆陈谢图。
对句64:墨凝虎气,国粹新题古韵联。
对句67:鞭催虎步,深谷长吟短歌行。
对句75:岁承虎势,春色新翻旧日天。
对句79:心承鸿愿,故地重题励志诗。
对句82:心随马尾,万众欢呼喜乐歌。
对句103:心留虎威,地域人吟天阙歌。   
对句110:义裁貂锦,平世高扬低碳旗。
对句114:志歌鸿业,民众狂欢盛世春。


第二题成联:题宝轮寺塔

9票 (3)
6.
经露雨历沧桑, 若金鸡独立,傲视群雄, 笑离去夕阳, 引风声共乐蛙声交响;
步台阶望高远, 如天界豁开,尽收万象, 接飞来浪水, 牵云影同图雁影回旋。
18.
繁华尽褪,想几多重宝殿雄堂,飘摇逝也,叹人间世事无凭,悉随大浪淘沙去;
只影独横,历八百载狂风骤雨,不动巍然,信石塔佛心已悟,乃化蟾声作呗吟。
67.
塔影涤开尘,肃穆高风,舍利尊前云合抱
铎铃穿透梦,连绵妙谛,蛤蟆声里客回头

8票 (4)
1.
舍利灵光宝塔,听几耳蛙声,证通圆梦;
黄河远上白云,看无边风景,道破禅机。
2.
但历沧桑浑入德
虽经久远亦回音
50.
上塔解铃鸣,风漫催,入耳皆成梵响;
鼓声听佛应,谁能懂?点头不是凡人。
注:鼓,为动词,意击掌、击石动作。塔之回音,若如佛应。
65.
拟华岳高擎,自在风中舒道眼;
携黄河远上,独于云外听禅心。
注:禅,谐音蟾。哈哈!

7票 (9)
4.
八百年青史屡新,看宝相庄严,沧桑每自心头越;
七千里黄河如故,任法轮常转,因果皆从身后知。
5.
登十三级浮屠,天外有天,黄河乃自九天落;
观八百年世相,欲中生欲,青眼何堪六欲遮。
9.
历八百年风雨,傲骨犹存,孤标秀出
证三门峡沧桑,蟾腔依旧,语句常新
11.
一塔矗千秋,法相参天禅拄地;
三生朝八面,虔心颂愿佛回音。
22.
始建于唐,重建于金,拾级行来,更上层楼天浩渺;
远观而古,近观而绝,回音探去,每临斯境塔苍茫。
42.
渡三千界众生,积德积功,犹自期劫海修真,挚心种善
历八百年风雨,证因证果,终不改铎声救苦,侧耳听潮
55.
寺毁何时,千秋梵韵随禅去;
塔留此处,四面回声引客来。
57.
客闻三圣名来,静依古塔听蟾语,念沧海迁移,常思空色。
君揽千年世外,虔向禅门品铎声,望黄河远去,顿悟幻缘。
70.
咋来顿远尘嚣,且扫塔登楼,何须论唐时烟月,宋时花雨。
到此绝无俗虑,自神清气静,再休说眼底利名,袖底乾坤。

6票 (6)
19.
陕州抒寥廓,踏十三级浮屠,登高望远,极目长河观去势;
宝塔历沧桑,越八百年岁月,击掌称奇,倾听盛世续回音。
21.
宝塔镇河山,佛光普照
虔蟾鸣梵呗,善念同持
26.
八百载轮回岁月,寺已无痕,塔有形,听风铎咏黄河远上
十三层错落楼台,龛还供佛,蛙传韵,看陕州迎紫气东来
47.
遥听八百载,蛙声未远,铎韵尚长,来者皆拍手;
近赏十三层,云卷崤山,河湍函谷,无人不举足。
48.
十三层塔影转朝夕;
八百载蛙声鸣古今。
60.
万相皆空,剩觉清音萦耳,问尔焉知因果?
众生向善,自留禅地儆人,劝君莫要痴狂。

5票 (8)
13.
扪心四五下,佛海梵音常侧耳;
度己十三层,人间胜景几回头?
15.
有明月当头,看黄河远上,几时宝塔修成佛?
笑耳听为相,叹眼见实虚,四壁回音悟是空!
24.
慨慧海千年,佛法无边,塔影禅心犹历历;
回蛙音四壁,声威不减,游宾过客自依依。
27.
悦目塔铭,悦耳风铃,眺望长河写意
传情蛙鼓,传神佛境,登临胜迹开怀(古四声)
34.
十三阶塔影,眺白云卷舒,黄河远上;
八百载呱声,道金蟾正果?祥气东来.
40.
万千余四方禅声,宝轮施法,随日月常在;
八百载三圣舍利,佛语化音,与黄河共鸣。
44.
览胜九州,喜上楼台,塔暖山光开水色;
临河千载,善藏舍利,风调铎响和涛声。
66.
九重霄巨浪曾来,看大水走泥,崖壁成滩,谁瞰众生忧社稷
八百载星霜俱在,问梵音若许,慈航谁渡,惟留风月洗尘心

4票 (5)
12.
唐时塔便清闲,得佛光上善,常鸣风铎迎游客.
高处我当展望,看黄河奔腾,且举金杯敬宝轮.
20.
宝塔擎天,八百载雄姿不改;
回音入耳,三五声蛙鼓常鸣
23.
铎振音回三圣塔;
风来轮转大佛光。
32.
吾自草原来,好领略朴语轮回,黄河远上
僧从唐代去,却留得铭言见证,宝塔长存
注:朴语:人之初质朴的“哇哇”初音,无任何雕饰之音
41.
登高望远,函谷黄河收眼底
会意解禅,法轮宝树注心头

3票 (11)
10.
三门古寺 登十三级舍利宝塔 一览黄河浪涌
四面风铎 看八百载密檐佛龛 似闻浩史禅声
14.
拾级“三圣”听蟾语,
卧倚长河悟梵机。
16.
眼见是虚,风吹铎动塔犹静
耳听非实,掌击声回色亦空
17.
洞窗翼角,扶风铃铎三灵隐;
方塔拱门,击掌蟾声千古音。
25.
寺塔千秋,舍利千秋,碑铭入目皈三圣;
风铃四面,蛙声四面,文物传神誉九州。
29.
倚黄河畔,穿越沧桑历史,听逝水滔滔,落日斜阳,塔中佛骨传天外;
入白云边,伴随坎坷春秋,望飞烟漠漠,晚风归雁,翼角铃铛响世间。
30.
八百年风雨沧桑,宝塔犹存,凭栏远眺,最壮观黄河美景;
十三级阶砖厚重,蛤蟆妙叫,侧耳而听,真惊叹天籁回音。
39.
八百载沧桑,仿若蟾声出佛地
十三级庄重,悠将塔影倚黄河
46.
八百载风霜执笔,青石铺笺,书成一塔沧桑史;
六十年德政为基,民生作柱,顶起三门锦绣天。
56.
十三层朗朗蛙吟,自古神州多巨匠
八百载悠悠鹤立,如今建筑要深思
61.
禅音轮回 数百载今犹在耳
佛骨宝圣 十三叠信已存天

2票 (8)
7.
宝轮玄塔,岂非月里蟾蜍魄驻,录制呱呱音响;
金铎密檐,似是云端羌笛风传,激扬阵阵和鸣。
8.
黄河壮景胸中荡
历史回声骨里铭
28.
阅塔铭,三圣永恒,当思舍利结晶体
闻蛙鼓,六根清净,需做人间开悟人
31.
顶天立地十三级,远眺黄河壮景,近听蛤蟆妙韵
震古烁今八百年,飞歌祖国春天,倒书天上文章
33.
蟾鸣河远上
僧去塔孤存
37.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落响呱呱叫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光临顶顶癫
38.
八百载沧桑,仿若蟾声出佛地
十三级庄重,悠将塔影倚黄河
43.
大河泱泱,千年一瞬,留陕州风物,宝轮名寺,惟斯塔镇
人世历历,卅载重兴,共华夏鼎新,虢国金车,犹吾乡膺

1票 (7)
36.
蛤蟆呱呱,妙说不二法;
风铎杳杳,证果遍三门。
54.
黄河岸金蛙雄鸣万里,
陕州城宝塔威振(或震)千年
59.
宝刹四通,应廿四番花信,回音四面呱呱叫;
法轮三转,登十三级浮图,舍利三门步步高。
63.
古寺通幽,登塔欲穷千里目
宝轮常转,参禅更上一层楼
64.
法雨慈航,宝轮凭此转
晨钟暮鼓,觉路豁然开
69.
宝地初登,极目黄河远,
轮台再转,清心法旨宏。
71.
远古巧工,闲闻风铎清音脆;
登高举目,远眺黄河壮景妍。
作者: 荷风茂林    时间: 2011-2-24 01:47
2011年度三门峡杯“联星炫起来”二月赛场第二轮评联【首席评委:李进才】

一、比赛题目:

第一题:对句

出句: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此出句为中央电视台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征出句获奖作品


第二题:成联:题宝轮寺塔

二、比赛评审规则:

第二轮:
2011.2.24-2.26  评委投票,每题每位推荐10副作品入围,评委对所选取的联采排序方式,即第一名的联给10分,第二名的联给9分,第十名的联给1分。并对推荐的前三名联给予短评。最终每题取15副进入到下一轮

评委阵容:李进才、碧岫飞云、欣味、晨曦深处、采芹长弓、哈哈公、邢伟川、冷萌、无为而为、羲皇里人

---------------------------------------------------------------

第一题
出句00: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对句02:心追暖日,北雁南飞东部城。
对句04:春来吉岁,老树新发嫩绿芽。
对句05:春归两岸,举国同期一统图。
对句06:喜迎新岁,盛世高扬正气篇。
对句08:梦萦海峡,两岸三通一脉心。
对句09:胸腾龙气,正步徐吟快意诗。
对句11:花开梦笔,硕果丰收锦绣园。
对句12:屏分春色,短信长传博爱诗。
对句16:身凝龙骨,盛世宏开伟业篇。
对句20:血缘龙种,两岸三通四季春。
对句21:志扬虎气,阔步高瞻远景图。
对句22:身居异域,热血常吟赤子歌。
对句36:廉挥猴棒,盛世劲刮正气风。
对句38:春研雨墨,新燕长吟细柳诗。
对句43:业承虎势,四海齐迎盛世春。
对句47:意溶龙墨,赤子白描黑水图。
对句60:联襄骏业,盛世欢歌富庶年。
对句63:名留虎榜,古国前瞻远景图。
对句65:意藏虎气,圣地神交贤德人。
对句68:势追虎步,快马高歌强国篇。
对句78:诗题梅萼,巧手轻书重彩春。
对句80:春随虎步,乐土喜迎盛世年。
对句86:心牵龙脉,强国高吟盛世歌。
对句89:心追虎步,盛世重描新岁图。
对句90:手挥燕剪,盛世欣裁强国图。
对句91:足承虎步,北国东来南海风。
对句93:风吹凤管,盛世高歌锦绣春。
对句98:春开虎步,盛世长吟正气歌。 
对句99:众描画境,盛世豪吟壮景诗。

第二题成联:题宝轮寺塔
1.
舍利灵光宝塔,听几耳蛙声,证通圆梦;
黄河远上白云,看无边风景,道破禅机。
2.
但历沧桑浑入德
虽经久远亦回音
4.
八百年青史屡新,看宝相庄严,沧桑每自心头越;
七千里黄河如故,任法轮常转,因果皆从身后知。
5.
登十三级浮屠,天外有天,黄河乃自九天落;
观八百年世相,欲中生欲,青眼何堪六欲遮。
6.
经露雨历沧桑, 若金鸡独立,傲视群雄, 笑离去夕阳, 引风声共乐蛙声交响;
步台阶望高远, 如天界豁开,尽收万象, 接飞来浪水, 牵云影同图雁影回旋。
9.
历八百年风雨,傲骨犹存,孤标秀出
证三门峡沧桑,蟾腔依旧,语句常新
11.
一塔矗千秋,法相参天禅拄地;
三生朝八面,虔心颂愿佛回音。
13.
扪心四五下,佛海梵音常侧耳;
度己十三层,人间胜景几回头?
15.
有明月当头,看黄河远上,几时宝塔修成佛?
笑耳听为相,叹眼见实虚,四壁回音悟是空!
18.
繁华尽褪,想几多重宝殿雄堂,飘摇逝也,叹人间世事无凭,悉随大浪淘沙去;
只影独横,历八百载狂风骤雨,不动巍然,信石塔佛心已悟,乃化蟾声作呗吟。
19.
陕州抒寥廓,踏十三级浮屠,登高望远,极目长河观去势;
宝塔历沧桑,越八百年岁月,击掌称奇,倾听盛世续回音。
21.
宝塔镇河山,佛光普照
虔蟾鸣梵呗,善念同持
22.
始建于唐,重建于金,拾级行来,更上层楼天浩渺;
远观而古,近观而绝,回音探去,每临斯境塔苍茫。
24.
慨慧海千年,佛法无边,塔影禅心犹历历;
回蛙音四壁,声威不减,游宾过客自依依。
26.
八百载轮回岁月,寺已无痕,塔有形,听风铎咏黄河远上
十三层错落楼台,龛还供佛,蛙传韵,看陕州迎紫气东来
27.
悦目塔铭,悦耳风铃,眺望长河写意
传情蛙鼓,传神佛境,登临胜迹开怀(古四声)
34.
十三阶塔影,眺白云卷舒,黄河远上;
八百载呱声,道金蟾正果?祥气东来.
40.
万千余四方禅声,宝轮施法,随日月常在;
八百载三圣舍利,佛语化音,与黄河共鸣。
42.
渡三千界众生,积德积功,犹自期劫海修真,挚心种善
历八百年风雨,证因证果,终不改铎声救苦,侧耳听潮
44.
览胜九州,喜上楼台,塔暖山光开水色;
临河千载,善藏舍利,风调铎响和涛声。
47.
遥听八百载,蛙声未远,铎韵尚长,来者皆拍手;
近赏十三层,云卷崤山,河湍函谷,无人不举足。
48.
十三层塔影转朝夕;
八百载蛙声鸣古今。
50.
上塔解铃鸣,风漫催,入耳皆成梵响;
鼓声听佛应,谁能懂?点头不是凡人。
注:鼓,为动词,意击掌、击石动作。塔之回音,若如佛应。
55.
寺毁何时,千秋梵韵随禅去;
塔留此处,四面回声引客来。
57.
客闻三圣名来,静依古塔听蟾语,念沧海迁移,常思空色。
君揽千年世外,虔向禅门品铎声,望黄河远去,顿悟幻缘。
60.
万相皆空,剩觉清音萦耳,问尔焉知因果?
众生向善,自留禅地儆人,劝君莫要痴狂。
65.
拟华岳高擎,自在风中舒道眼;
携黄河远上,独于云外听禅心。
注:禅,谐音蟾。哈哈!
66.
九重霄巨浪曾来,看大水走泥,崖壁成滩,谁瞰众生忧社稷
八百载星霜俱在,问梵音若许,慈航谁渡,惟留风月洗尘心
67.
塔影涤开尘,肃穆高风,舍利尊前云合抱
铎铃穿透梦,连绵妙谛,蛤蟆声里客回头
70.
咋来顿远尘嚣,且扫塔登楼,何须论唐时烟月,宋时花雨。
到此绝无俗虑,自神清气静,再休说眼底利名,袖底乾坤。
作者: 荷风茂林    时间: 2011-2-24 01:56
第二轮:
2011.2.24-2.26  评委投票,每题每位推荐10副作品入围,评委对所选取的联采排序方式,即第一名的联给10分,第二名的联给9分,第十名的联给1分。并对推荐的前三名联给予短评。最终每题取15副进入到下一轮

评委阵容:李进才、碧岫飞云、欣味、晨曦深处、采芹、长弓、哈哈公、邢伟川、冷萌、无为而为、羲皇里人

----------------------
我把第一轮的得票数在入第二轮后打乱,回复到原先顺序,因为我认为第一轮的评委在认定上要选30道联时所勾的联有可能得到全票的联都是评委认为应该排第30名的联。所以请评委们在进入第二轮后对每道联依您的审核选出最佳10道联依顺序排列,并对您给的前三名的联一个短评让大家知道这三联比别的联好的看法。请不要只给9道联或11道联,一定要刚好10道联,因为排第一的联给分10分,排第二的联给分9分排第十的联给分1分。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1-2-24 02:09
如此一筛,留下的佳句更有看头了!
老师们辛苦~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07:44
第二轮:
2011.2.24-2.26  评委投票,每题每位推荐10副作品入围,评委对所选取的联采排序方式,即第一名的联给10分,第二名的联给9分,第十名的联给1分。并对推荐的前三名联给予短评。最终每题取15副进入到下一轮
...
荷风茂林 发表于 2011-2-24 01:56


这样做很好!
忘掉前面的9票8票7票吧!
按顺序再审视一下联,给6票5票一次机会!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07:57
宝轮寺塔令人称奇的是站在塔四面正对塔身的位置,叩石、击掌均可听到“呱、呱、呱”,类似蛤蟆的叫声,当地人俗称“蛤蟆塔”。该塔为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且建造年代又最为久远,现为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

当地人俗称宝轮寺塔为“蛤蟆塔”。但,蛤蟆“呱、呱、呱”声音与佛与禅的关系是什么?门,想听听各位的高见。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08:06
对句,高低平彻底失败,也好,到也省去了出句可夸耀的资本。
8票
对句78:诗题梅萼,巧手轻书重彩春。

7票
对句16:身凝龙骨,盛世宏开伟业篇。
对句80:春随虎步,乐土喜迎盛世年。

2票
对句81:力擎竹干,平野高扬低碳旗。

门实在是无语了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08:08
对句81:力擎竹干,平野高扬低碳旗。

看看二五手雷的标志图,活生生就是给门的写照啊,谢谢这位老师拉!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08:29
梅萼代表重彩春?
身凝龙骨: 凝是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之意思。 或是聚集集中之意思。凝神,凝思,凝魄,凝眸,凝烟,凝香,凝骨少见。骨一般是镌骨刻骨沁骨刺骨捶骨而恨之入骨。
春随虎步:虎步是远去之步,春随二字,随字太随意。虎步腾空去,悄然兔耳听春步。绝不是春步随虎步,如果的虎年,则可以。

盛世宏开伟业篇。
乐土喜迎盛世年。

中华大写小康赋。
相比
是否空泛?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08:48
出句:情蘸兔毫,中华大写小康赋【小鸟飞飞】

对句04:春来吉岁,老树新发嫩绿芽。
上下句物象对比失衡。老新嫩,也是为了迎合大中小的,但比高低平幸运,得这么多票。

对句05:春归两岸,举国同期一统图。
两字用得大胆。

对句06:喜迎新岁,盛世高扬正气篇。
新字失对。高扬正气篇?高扬正气歌好点。也是空泛。扬眉扬言扬旗扬帆扬威之扬州八怪。扬篇少见。

对句08:梦萦海峡,两岸三通一脉心。
句通。可。

对句21:志扬虎气,阔步高瞻远景图。
虎已去。整句给人个感觉是虎年来了。

对句60:联襄骏业,盛世欢歌富庶年。
联襄骏业。联字用得不好。改成天字好,一能和后面的年呼应,二在气势上胜出,三实事求是。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1-2-24 09:01
宝轮寺塔令人称奇的是站在塔四面正对塔身的位置,叩石、击掌均可听到“呱、呱、呱”,类似蛤蟆的叫声,当地人俗称“蛤蟆塔”。该塔为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且建造年代又最为久远,现为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

当地人俗 ...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1-2-24 07:57

如果让我写那塔史,我会把击掌声写成敲木鱼声,而不是蛤蟆声。可惜轮不着俺写~~{:5_105:}
如果想像成木鱼声,就好写多了。百度“木鱼”:以木制成的鱼,在读诵经文时叩击之。据说鱼类昼夜常醒不眠,今以木刻成鱼形而叩击之,目的在警惕众人不可昏沉懒惰,应该昼夜精勤修行佛法,直到成功为止。
或者把蛤蟆声理解为对佛的求之必应。佛的差事为普渡众生,只要一心向善,佛定会还你一个回应。
窃以为联句中直接出现“蛤蟆”二字的,均落于浅白。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1-2-24 09:11
看到大家说到紧要关头,忍不住说几句:
出句大中小在联中是自对,对上了就行,并非高低平才算破了机关,其实这也不算机关。

长联和短联的问题仍然是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不仅是对联的标准,而是一切文学作品的标准,就是你到底想说什么?主题大则可多说,主题小多说是废话,以2011年殿试为例:
例一
两千年感召图腾,经佛脉延绵,画壁已臻无上境;
一万里聆听激越,任鸣沙跌荡,天风不息古驼铃。

例二
曾经万苦筑千佛,也入轮回,壁间花未泯天真,守望风沙开倦眼;
空富千秋藏万卷,难逃离散,漠上月深知痛楚,绵延丝路问归程。

例一明显短了,但是它每字是金,紧扣主题,所以不需要很长;例二说了不少,就是不知他想说什么,句内没有关联,多说无益。对联很难的是,句子简单,意蕴深长。这才是我们忽略了的。慌慌捣 发表于 2011-2-22 16:53

按照慌慌捣老师提供的这两个例子的标准去看留下来的成联,一般人都能分成两类啦!
慌慌捣老师这一贴不仅告诉我们怎么评联,也提醒如何着手写联~~
精彩!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09:30
9票 (3)
6.
经露雨历沧桑, 若金鸡独立,傲视群雄, 笑离去夕阳, 引风声共乐蛙声交响;
步台阶望高远, 如天界豁开,尽收万象, 接飞来浪水, 牵云影同图雁影回旋。

整体铺陈款款而行,不温不火把六物象处理得还行,只是这“若金鸡独立,傲视群雄,”形容那灵光宝塔,似乎不稳。浮躁。
上下句同位置,如果用“若”“如”,字眼,所选之喻本体,一定要对等。“若金鸡独立,傲视群雄,”不如大动手术为“任世情纷扰,漫入千门,”

经露雨历沧桑, 任世情纷扰,漫入千门, 笑离去夕阳, 引风声共乐蛙声交响;
步台阶望高远, 如天界豁开,尽收万象, 接飞来浪水, 牵云影同图雁影回旋。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09:35
佛曰不二法门,也说只度有缘人。所以笑,,,
如天界豁开收万象,
任世情纷扰入千门,

若金鸡独立,傲视群雄,而笑,,,也与世太争了,况金鸡独立何以傲视耶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09:55
18.
繁华尽褪,想几多重宝殿雄堂,飘摇逝也,叹人间世事无凭,悉随大浪淘沙去;
只影独横,历八百载狂风骤雨,不动巍然,信石塔佛心已悟,乃化蟾声作呗吟。

上句。基本一个调,用字30。
下句。有狂风骤雨,有佛心已悟,有动有静。
乃化蟾声作呗吟:门真的不知道这蟾与禅之间的关系。
但门倒是可以说说这蝉与禅的关系。
因为门没有一个叫耿林莽的说的好,所以还是听听耿先生怎么说吧。

以下百度耿林莽先生大作
蝉与禅,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宗事物,被造字者强行拉近了。既来之则安之,何不就从其同与不同处,寻找点脉络和踪迹呢?
除了语音相同,在字形上,都有一“单”。这“单”字应读作shan,才与“蝉”或“禅”的发音相谐。这“单”字,酷似蝉形,尤其繁体字的两个小“口”,活像两只眼睛。披上丝绸似的轻薄之翼,俨然就有修禅高僧身披袈裟的肃穆长者之风了。造字者或许正是从这里觅得灵感的吧。
昆虫中,蝉也算名家了。古铜器中,包括周鼎之类,都雕镂着“蝉纹”,完全以蝉形作依傍,其身价之尊不言而喻了。蝉的习性也自有不同凡俗处:冬日蛰伏地下,作“地下工作”达数年之久,才脱去那“蜕”,悄然“出山”。却又不甘于地上行,一跃而飞临高树繁枝间,开始它布道似的无休止的鸣唱,成为炎炎夏日中一道音响的“高声部”。天越热,人越烦躁,它的呼叫声越是不依不饶。是为酷暑骄阳鸣鼓助威,还是替不堪蒸烤的树木和人发出抗议呢?颇难论证。谁能为“知了知了”之音作出权威的诠释?就其声嘶力竭,就其不厌其烦,就其千篇一律,就其反复不断“重播”的频率看,说它与市场经济时代的媒体广告有几分神似,倒也恰切。
荀子说:“饮而不食者蝉也”。这便有点与众不同了。一说它饮的是树之汁,一说它饮的是叶上露,总而言之,“不食人间烟火”,便有点修禅者高风亮节的意思了。李商隐咏蝉诗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也是寄予了一点清高的意韵,将它“雅洁”化了,这便向“禅”又推近了一步。

“蝉”是一只虫,“禅”则是宗教性沉思默想的修炼方式,精神超越的文化语境。蝉是具象的,禅是抽象的,虽仅一偏旁之差,境界却大相径庭。
佛教东渐之后,便有了“禅宗”的发展。“禅”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它与儒道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缘联系是很明显的。“禅”在中国,早已越出佛学宗教的范围,在哲学文学艺术和广泛的思想文化领域,以至社会生活中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禅是一种修炼方式,属于思想活动的范围。坐禅不过是形式,沉思才是它的实质。
深山古寺,光线幽暗的佛堂里,一灯荧荧,炉香冉冉,一位身披黑袈裟的高僧端坐蒲团之上,闭目凝神,排除尘世干扰,完全沉浸到安宁圣洁的静思中去了,这便是“入定”,进入“禅境”了。这时,如果恰在酷暑盛夏,禅堂内一无风扇,二无空调,高僧却镇定自若,身无汗渍。“心静自然凉”,胸中了无一尘,便如怀抱琼冰般清幽了。
这时候,庭院树丛间,众蝉的合唱正掀起高潮,鼓噪得连树叶子也流出了汗。蝉与禅,一场动与静的较量,正在寺院展开。
“知了知了”,蝉的喧嚣愈演愈烈,进入禅思的高僧,却置若罔闻。排除杂念的专一,超脱凡俗的本真,倾心凝神的思考,便常有千虑一得的领悟,拈花一笑的了然,只是从不逢人去作喋喋不休的“广告”罢了。禅的深沉和蝉的浅薄,形成的鲜明对比,对我们或将有些启发吧。

禅堂修行,属于宗教皈依,而今的寺院中,还有几许德行高洁、潜心于此者呢,不甚了然。不过,对这种摆脱纷扰、超越喧嚣、进入沉思的方式,我倒是颇为心仪的。据说,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在“折苇渡江”之后,到了河南,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所思所悟,大有可观,均属于佛门真经之列了。作为凡人的禅思,我想内容自会有所不同。周恩来有一首诗写到“面壁”: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他是在“十年面壁”的苦思冥想寻求救国济民的良策后下决心东渡日本寻求革命真理的,“面壁沉思”的目的在于“图破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可见,坐禅、面壁之类不过是一种形式,取得顿悟才是目的。佛家悟禅理,革命家求得道,学问家苦钻研,道路相似,目标各异。
我曾写过一章《禅思》:禅是孤独之巢中的隐者,思想的井喷,近处的远。
在一个喧嚣浮躁、急功近利的风尚中,到处有夸夸其谈,“知了知了”之声不绝于耳。吹牛不脸红,撒谎不害羞者颇不乏其人,或许,提倡多一点面壁沉思,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或干一点默默无闻的实事这样的“禅者”,少一些几个站在高枝上喋喋不休地吹嘘自己的绝代佳“蝉”,于社会也是一件幸事吧。

谢谢耿林莽先生!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10:00
18.
繁华尽褪,想几多重宝殿雄堂,飘摇逝也,叹人间世事无凭,悉随大浪淘沙
只影独横,历八百载狂风骤雨,不动巍然,信石塔佛心已悟,乃化蟾声作呗吟。

是不是能缩减点成这样:

18.
叹人间世事无凭,悉随大浪淘沙去;
信石塔佛心已悟,乃化蟾声作呗吟。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10:35
67.
塔影涤开尘,肃穆高风,舍利尊前云合抱
铎铃穿透梦,连绵妙谛,蛤蟆声里客回头

可。有小瑕。合抱之抱为动词。另外蛤蟆声坏了前面的意境。

8票
1.
舍利灵光宝塔,听几耳蛙声,证通圆梦;
黄河远上白云,看无边风景,道破禅机。

证通圆梦:门实在不知道是什么。有偈语为“圆通偈”,若“证通圆偈”,或可。
或干脆是“圆通正觉”,但“蛙声”果然简不单乎?
舍利灵光宝塔,听几耳蛙声,圆通正觉;
黄河远上白云,看无边风景,道破禅机。


2.
但历沧桑浑入德
虽经久远亦回音

普贤行愿被推为学佛的‘入德之门’,因普贤菩萨之行愿,极广极大,称为大行愿王。学佛贵发菩提心,故当以菩萨之行愿为楷模。普贤与文殊菩萨为释迦牟尼佛之胁士,此塔的正面刻有“三圣舍利宝塔”的塔铭,却不知是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南海三圣,还是华严三圣?若不是华严三圣,则不适合贴在此塔。
华严三圣即:释迦牟尼佛,以智慧闻名的文殊菩萨,以大行闻名的普贤菩萨。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10:39
这样简单明了:

舍利灵光宝塔圆通正觉;
黄河远上白云道破禅机。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10:50
50.
上塔解铃鸣,风漫催,入耳皆成梵响;
鼓声听佛应,谁能懂?点头不是凡人。
注:鼓,为动词,意击掌、击石动作。塔之回音,若如佛应。

当然有时候不能太较真。风漫催,写成“风遍催”就可。一看“漫”字就知道与水息息相关。鼓为动,乃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没有特意的后续,最好换个字,若是联系上了“蛙鼓蝉鸣:之意,总是不好。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11:03
任世情纷扰,漫入千门,

当然门前面还给乱改句子了,用的也不是水,是情,风不适合漫,那情能漫?是不是只许你门放火,不许咱窗点灯?
不是。因为,柔情似水。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11:06
65.
拟华岳高擎,自在风中舒道眼;
携黄河远上,独于云外听禅心。
注:禅,谐音蟾。哈哈!

可。就是这个“注”实在雷人,末了还“哈哈+!”:lol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11:12
本帖最后由 二五手雷 于 2011-2-25 17:16 编辑

7票 (9)
4.
八百年青史屡新,看宝相庄严,沧桑每自心头越;
七千里黄河如故,任法轮常转,因果皆从身后知。

形容长,最好用九字,九千里黄河似乎也不够表达。
况黄河长达万里之只多不少。
青史
这里的“青”指的是竹简,“史”是指历史或史书。因为在还没有发明纸张的古代,一般的书籍大都使用竹简所制成。竹简也就是串起来的竹片,古人将其编联成形状像「册」字的书,是古代人用作书写的工具,亦用来记载历史,所以後世即以青史作为史书的代称。

名留青史,便是指在历史上留下功名。八百年青史,青史是中华之青史,非塔这800年所有。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11:17
5.
登十三级浮屠,天外有天,黄河乃自九天落;
观八百年世相,欲中生欲,青眼何堪六欲遮。

这个还可以。中间句用词再改改或换换会更好。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11:27
9.
历八百年风雨,傲骨犹存,孤标秀出
证三门峡沧桑,蟾腔依旧,语句常新

三门峡是一座新兴城市。容易这么联系起来:历八百年风雨,证三门峡沧桑。

11.
一塔矗千秋,法相参天禅拄地;
三生朝八面,虔心颂愿佛回音。

可。

22.
始建于唐,重建于金,拾级行来,更上层楼天浩渺;
远观而古,近观而绝,回音探去,每临斯境塔苍茫。

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为什么叫塔?而不叫楼?也许就是”更上层楼“的动力。

42.
渡三千界众生,积德积功,犹自期劫海修真,挚心种善
历八百年风雨,证因证果,终不改铎声救苦,侧耳听潮

长联对仗可放宽。
作者: 月鸣泉    时间: 2011-2-24 11:33
看手雷兄评联很有意思,赞一个!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11:51
看手雷兄评联很有意思,赞一个!
月鸣泉 发表于 2011-2-24 11:33


谢谢捧场!
作者: 二五手雷    时间: 2011-2-24 11:56
55.
寺毁何时,千秋梵韵随禅去;
塔留此处,四面回声引客来。

55.
寺毁何时,千秋梵韵随去;
塔留此处,四面回声引客来。

改一个字,好不好?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1-2-24 12:17
7票 (9)
4.
八百年青史屡新,看宝相庄严,沧桑每自心头越;
七千里黄河如故,任法轮常转,因果皆从身后知。

形容长,最好用九字,九千里黄河似乎也不够表达。
况黄河长达万里之只多不少。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1-2-24 11:12

妄论:
撇去数字不谈,单这联放哪寺、哪塔都管用吧?
联眼应是沧桑、因果,在联里也落不到实处的说。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www.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